惶恐

| 2009年7月26日星期日
创业的时候,我总是在两种惶恐间徘徊。今天会想,我是不是小农了、保守了哦、狭隘了、短视了、急功近利了;明天就会想,我是不是MBA了,夸夸其谈了,纸上谈兵了、浮躁了,眼高手低了、好大喜功了。

只能期望这种惶恐是推动每日三省吾身的动力,这种惴惴能拉我成长。

百年一遇

|
2月份,领导和精英们告诉我,本次经济危机百年一遇;7月份,同样是这批人,告诉我们经济已复苏。

刚查了下资料,过往的经济危机,多为持续3、5年、10年甚至日本15年的;咱们这次百年一遇的危机眼见着1年不到,就转眼成云烟了。

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共产党就是好来就是好.

7月22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
农历的6月初一。让我长期绷着的神经终于可以适当的松弛下来。年初的时候我说,天予不取,必获其咎,现在算是对我冒险的一个奖励。

现在可以踏实的,耐心的做自己想要做的工作了,是人生最幸福的事情。

浅谈“人脸识别技术”

| 2009年7月5日星期日
第一点,人脸识别技术成熟到什么程度?
  • 理论上,它是非常成熟的,我们经常看到各个专家吹嘘99.99%的识别率之类,在实验室环境下是完全可信的。但是它受制于几个关键因素:照片的质量比如像素数、姿态、光照条件、数据库中的人数比如一千人跟10亿人、照片的时间比如8年前的照片等。在实际应用中就大有问题了,比如公共场所的视频,受制于拍摄人脸的角度、距离、是否有逆光、摄像头的电子快门和线数。因此,门禁、考勤这种低用户基数、配合拍摄的条件下,应用是可行可靠的;但是在大街上的摄像头去搜索某个人,或者在机场用一个人5年前的护照照片来判断一个人,就不可靠,只能做一个辅助参考。
第二点,人脸识别相关技术的成熟应用
  • 照相机和摄像机的自动聚焦和跟踪,是比较成熟的,但这不是人脸识别,严格的说叫人脸检测技术
  • 判断一个人是否遮住了脸,比如银行劫匪带着臭袜子或者大帽子加大墨镜,这是成熟的,丫一进来就能报警
  • 追捕逃犯,如果我们有足够清晰丰富的目标人的照片,在数万人的数据库中来判断一个人是否逃犯给警察做参考,这是可行的。至少给出前30个或者前100个相似的逃犯,完全没问题。
  • 照片搜索和管理,类似iPhoto,可以自动帮你整理照片,或者从一大堆清晰照片中找出属于某个人的,问题不大。顺便说一句,iPhoto的技术比我们差。
  • 捕捉有限用户,比如有家赌场让我们帮着识别老千,这个人基数少,赌场摄像头精度和角度多,就比较靠谱

第三点,当前人脸识别应用的误区
  • 开机电脑识别这类,做安全控制,严重依赖活体识别技术。举个例子来讲,你登陆自己的照片的时候如果同时登陆自己微笑、眨眼、哭泣、鬼脸等多个视频进行训练,为活体识别提供依据,这个玩意儿可信,否则,安全性大打折扣。有的软件号称支持90度、180度、270度的识别,纯属瞎扯,给个后脑勺就能识别,你换个发型试试啊
  • 银行取款类对安全性要求超高的,这就是忽悠了。用人脸做ID是不可靠的,不仅仅你的孪生兄弟可能取款,跟你相似的表弟也可能把你的钱拿走。相似度阀值设置太高,会导致你自己取不出钱来(你化个浓妆都会出问题),相似度阀值设置太低,会带来很多安全隐患。
  • 还有很多,有空再说


遮遮掩掩也是一种模式

|
史学家把“挟天子以令诸侯”看作曹操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举措,刘备自称“中山靖王之后当今皇帝的叔叔”想必也有这个因素。

所以,我对麦田的“谁先把自己定位成网游公司,谁就会是赢家”这个结论存疑。这里面大概有几个因素:
第一就是名声不好。类似董卓这种,虽然是先入洛阳,也死的很惨。名不正则言不顺,它会对用户产生不好的心理暗示。就像山寨开心网名声不好一样。想象一下,邀请朋友上开心网个,跟邀请朋友上一个网络游戏网站,其效应大概多半可能是不一样的。
第二,用户实际行为和用户心理预期,是两码事儿。你烟花三月下扬州,最初可能是冲着烟花来的,不一定是冲着柳巷来的。事后柳巷成为主流消费,不代表你刚开始设定柳巷作为主流就一定可行。比如很多人用QQ找异性朋友,是QQ的主流应用,不代表QQ从一开始就该这么定位。

反正历史不可重复,扯淡无需缴税,不如扯淡一把。当然,麦田以数据说话,我扯淡瞎说,这差距就不可以道里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