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跟一个厂商签了个车辆人流量统计的合同,在签这个合同前,我跟6个人沟通过,而其中的差异特别耐人寻思。
- 有两个人说,这个合同不能签,因为分成比例太低,跟你高科技含量不符,你的技术在市场上横扫对手,根本不愁伙伴,你将来肯定会后悔
- 有三个人说,拖住他,再寻找3家谈判伙伴。因为其实谈判跟采购、跟Shopping是一样的行为,没有选择空间,就不知道市场定价,就没有参考依据和谈判筹码
- 最后一个人说,我建议你签,哪怕分成比例低一些,这是一个战略问题。首先,从大局上看,这个业务只是你业务的一部分,虽然总体盘子可能不小,几千万上亿,但是对你的核心业务而言,是小部分;其次呢,你是一个初创企业,在一个非自己主营业务上快速签单能增加现金流和员工信心,也能够增加将来在核心业务上跟人谈判的砝码,而这时候谈判的小小改进收益远远超过现在谈判让步的损失;第三,现在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时间,你可以去寻找新的伙伴、新的供应商,但其不确定性和时间周期你很难承受,这是很大的风险
我听取了最后一个人的建议,在一番讨价还价以后,做了较多让步,当场签约。想起自己以前帮人家做管理咨询,什么战略、策略,头头是道,真正到需要考虑战略问题的时候几乎扔到九霄云外,不禁大汗。
我抛出一个愚蠢的问题问人家“说如何才能让知和行能够较好的统一呢”,人家说:“每日反思,不断历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