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茨伯格关于战略有个理论,大致是说,战略是个试验的过程。他在文章结尾写道:
“正如克尔凯格尔所言,生活总是向前走,但要理解生活,必须向后看。经理们必须为未来制定战略,但是必须通过过去来理解战略。只有理解了用自己的行为形成的模式,才能了解自己的能力与潜力。因此,战略手艺化和管理手艺一样,需要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自然融合”
在我看过所有关于战略的书籍文章中──不论是迈克波特还是哈佛商业评论的战略案例集,这大概是最让我信服的一点。如果不信你回头想想,正是毛泽东的农民讲习所试验才引发了他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正是邓小平的承包到户和特区试验才奠定了伟大的市场经济改革战略。明茨伯格举丰田的例子说:
“近一步观察本田公司的实际行为,我们能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它去美国的主要目的根本不是销售小型、家庭型摩托车,相反,它似乎是不经意地进入了这个市场。当本田的执行官明白他们进入了这个有利的战略位置后,才开始他们的计划的。换句话说,他们的战略是一步步出现的,但一旦得到认可,将会有意地形成它。本田是通过它的行动开发其目的的,当然,本田公司这样做肯定有一个全面的战略远景,这种远景一开始是如何出现的?答案是,组织在形成阶段尝试各种事情并逐渐巩固一个可行的计划。
乔布斯当初知道iPod一定能卖到一亿台么?乔布斯当初知道自己建渠道一定可行么?但正是这个iPod试验(iPod的投入应该远逊于iPhone,iPhone甚至大大推迟了Leopard的研发周期),让乔布斯现在发现强调用户体验的iPhone战略完全有可能在以往强调功能的手机市场大放异彩。又有谁知道微软试验了多少产品,又砍掉了多少产品?
这样看来,中国移动高举高打的互联网战略就有了八分可疑,30 个人的高智商团队就能定下来一个巨大公司的战略?坦白的讲,战略这个玩意儿,别说这30个人搞不定,麦肯锡全家人都上也未必罩得住。移动自己的报告说,有资金啊,有一定的人才储备阿,所以,这个事情八九不离十。什么鸟逻辑啊,呵呵,还记得摩托罗拉铱星么──缺人才还是资金?前车之鉴虽多,大多数并不能成为后事之师。
订阅:
博文 (Atom)